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逐渐发展成熟,期货避险功能逐渐深入人心,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不断深化,期货市场已经不仅仅是提供大宗商品交易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作为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我国今年已有近6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与套期保值相关的公告,现阶段期货作为大宗企业风险管理最佳工具已成为共识。
01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很多企业入期市规避风险的主要手段之一。能在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平缓企业的利润曲线,规避极端风险,为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
众所周知,期货市场更多地跑在现货市场之前,对于市场信息的反应也就更加敏感。对于企业采购而言,当期货市场出现贴近、甚至低于产业的生产成本支撑线时,那就是通过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交易来锁定原辅材料采购成本的好时机;等到期货市场出现价格较高、企业利润较好的情况的时候,就进行一部分的抛空操作,规避成品价格下跌的风险,锁定企业经营的利润。
以棉花为例,年初疫情对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供应链打击严重,布厂和棉纺厂面临订单大幅减少、开工不足、坯布和棉纱成品库存持续累积等问题,棉纺企业经营困难,国内外棉花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
随着国内形势逐渐好转、消费边际改善,整个产业也慢慢会有订单或者开始执行老订单,与此同时棉花价格也开始触底反弹,棉纺企业就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管理日常经营和价格风险。
媒体就曾报道过今年“上海纺投”就是通过“籽棉套”模式在收购环节就与期货市场密切联动,提前套保,指导收购,锁定了利润。经过试点,发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的来说,套期保值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取超额利润,而是给企业增加一个锁定生产利润或者采购成本的渠道,让企业不再“一条腿”走路。
套期保值这个工具利用得好,是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波动中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的。
02
企业不仅可以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还可以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作为销售定价和采购议价的依据。
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销售区域和销售渠道狭窄,一旦定价不合理,价格缺乏竞争力,库存就容易累积,如果这时突发不利事件如限产就可能导致产能无法释放,企业成本增加,销售不畅加上库存积压很有可能会引发现金流危机。
从套期保值的原理我们不难发现,套期保值虽然规避了市场期现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基差的波动风险,基差变化是对套期保值效果的最直接影响。相对而言,基差的波动变化比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各自本身的波动幅度要小许多。
为了更好地实现锁定利润,就必须利用期货市场,研究期货合约间价差关系,跟踪期货和现货价格变化,分析基差的变化、走势来把握销售节奏、制定销售策略、抓住销售时机,最大化地实现预期利润。
伴随着期货市场的创新,部分传统企业通过利用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优势,已经实现了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具体包括:大宗商品以期货为基准价,加减升贴水定价,打通上游到下游贸易链;仓单融资、货单融资等融资模式的创新;掉期、场外期权、大宗商品的中远期合约等新的风险管理工具。
况且期货工具的杠杆属性还能减少资金占用,虚拟库存较实物库存节省了物流、仓储等运营成本。
03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思想经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概念的套期保值发展到基差逐利型的套期保值,再到组合投资概念的套期保值。
有些企业通过期货交易尝到了锁定利润、管控风险的“甜头”,却未能守住初心,将本应秉持的策略转变为投机策略,错误的将期货这个风险管理工具认识为盈利工具,最终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
对于企业来说,要管控“人性的弱点”,这时候就需要一套灵活而又不失约束力的风险管控制度,并逐步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
良好的策略可以适当稳定企业利润,但不是利润的直接来源,企业要树立正确的风险理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期货交易方案并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择机入场、动态调整敞口、头寸,千万不要把期货交易做成单边的投机交易。
打好制度的基石,用对期货工具,才能铸就企业常青不倒的基业。
近年来,随着场内场外期权工具的不断推出,丰富了风险管理工具体系,能更好满足企业精细化避险需求。不少企业逐步打出期货与期权“组合拳”为企业保驾护航。
下一篇,我们就来聊一聊期权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吧。
武汉智慧304永利代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