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圳市期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于12月5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北京深圳两地连线的方式举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出席大会并致辞。首先,方主席肯定了2021年的期货市场的好成绩——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已突破1.2万亿元,比2020年年末增长44.5%。
同时还宣布了一个重磅好消息——目前,《期货和衍生品法》通过“一读”和“二读”,有望在2022年“三读”后正式发布。
今年是期货行业文化建设年,10月《期货行业文化建设工作纲要》已经发布,现在《期货和衍生品法》立法迎来重大进展。
8年时间,迎来立法
2013年9月,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负责组织草案起草的期货法正式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被列为第二类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2013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期货法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成立了以尹中卿副主任委员为组长的期货法起草组,正式启动期货法立法工作,并制定了起草工作安排;2014年5月召开的第十一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尹中卿透露,期货法草案第一稿已经形成,期货立法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应当是一部保障法;第二,应当是一部规范法;第三,应当是一部促进法;第四,应当是一部创新法;第五,应当是一部平衡法;2014年11月,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在期货立法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期货法草案已拟出第二稿;2017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发布,制定期货法被列入预备及研究论证项目,由有关方面抓紧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况在2017年或者以后年度安排审议;201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期货法被列入预备审议项目;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期货法草案征求国务院办公厅意见;2019年11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期货法》已经征求完国务院意见,进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2020年9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回应了期货法制定情况时表示,期货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国证监会正按照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工作安排,协助做好相关工作,争取尽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0年12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期货法即将进入一读;2021年3月,制定期货法被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长久以来,外界一直以“小众市场”来给中国期货市场下定义,但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体量规模和影响却不小。据统计,我国已上市期货和期权品种94个,基本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等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目前,我国商品期货交易总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有色金属、焦炭、动力煤和黑色建材期货市场。今年前11个月,场内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成交额分别达到69.19亿手和536.46万亿元,同比2020年全年分别增长28.61%和40.27%,位居世界第一。
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不断,大宗商品价格全球联动性强且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运行。期货市场立足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两大功能,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配套协作,助力产业企业应对风险,为稳产、保供、稳价的市场功能日益显现。据期货业协会不完全统计,今年前10个月,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与大宗商品产业客户开展基差贸易,累计贸易额达4700多亿元,同比增长40%;通过仓单业务为企业累计提供资金支持近140亿元。
因此,大宗商品企业如何合理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也成为了必备之选,制定出台《期货和衍生品法》,规范和促进期货交易的同时,能更好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活跃商品的流通性,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期货和衍生品法》出台将逐步补齐资本市场立法的“拼图”,未来期货市场也将迎来更多以风险管理为主的大宗商品企业转型。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已有91家期货公司在协会备案设立94家风险管理公司,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1213.38亿元和317.87亿元。2021年1月至10月累计实现业务收入2187.95亿元,净利润19.09亿元,相比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240.15%和134.68%。
作为大宗商品企业运营及风险管理数字化系统服务提供商,智慧304永利代理认为,虽然即将迎来强监管时代,但制定出台专门的《期货和衍生品法》规范和促进期货交易,也能看到国家将期货市场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决心与肯定,我国期货市场建设与发展必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未来智慧304永利代理将持续发力深耕大宗商品领域,积极利用独立自主研发的CTRM系统推动大宗商品企业信息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大宗商品企业搭建风险管理体系与构建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生态,赋能大宗商品产业。